2017年12月8日星期五

郊遊系列 — 八仙嶺

臨近年尾,清涼的天氣令心情特別愉悅,閒下來回顧一下過往的足跡再計劃一下來年的路線圖,哈哈。
數來數去,還是最自豪2015年4月那次走過八仙嶺的「創舉」,不得不用文字記下來分享一下。從來不是體魄強健身手敏捷精於運動的人,已忘了怎麼有勇氣主動提出要走這條四星路線,可能覺得在大埔出發很方便吧,總之就是相約了中學好友,兩條友仔大著膽子就踏上旅途。
那時已在看綠洲網頁,打算跟他的介紹由大埔出發走至粉嶺。(Ref: 八仙嶺 緣洲)
起點在我們到過無數次的大尾篤,卻是第一次這麼認真再遙看這座山嶺,想著等會就要一個一個山峰走過去,內心其實很是戰戰兢兢。
我們出發時間不算早,在大埔墟站乘小巴,近十一時才到大尾篤。沿馬路先走到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起點,我已開始出汗。
接續往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走,走了好一會便到達分岔口,往樓梯上走接上八仙嶺,正式出發!(如果不走八仙嶺,可沿教育徑直走至新娘潭,乘275R (只在假日行駛) 或綠van離開)
沿連綿不斷的梯級往上走,繼續努力努力再努力,便可到達是次旅程第一峰: 仙姑峰。一下子上攀了500多米,接下來上上落落各峰好像都沒那麼吃力了。
我所謂走過的山野十分有限,八仙嶺算是當中最令我著迷的。可能對新界東北特別有親切感特別喜愛,也可能是與中學好友郊遊格外快樂。不管怎樣,這次經驗特別難忘!
重看照片,原來當時連行山鞋也沒有,穿著普通的跑步鞋,完完全全輕裝上路,年少多好~
接下來都是在好友鞭策下努力走走走走 … 然後到近下午三點,路程才走了一步,發覺唔對路,再加速。幸好在天黑前安全下山~根據記憶和照片的時間,上午11時由大尾篤出發,下午5時剛到達鶴藪水塘,沿馬路離開,坐小巴回到粉嶺火車站,行程結束。
後記:經驗不足,帶夠水但竟然無飲晒,唔知慳黎做乜。沒有鍛鍊下連踩六粒鐘,後段體力仍可應付但精神已很疲累。回到粉嶺市區後開始頭痛 + 嘔,無懸念是中暑了。能夠支撐著平安完成整段路程,在山上沒出狀況,很感恩 :) 後來乖乖地掌握多了遠足安全知識,好好鍛鍊自己走更多的路留更美回憶,最重要是安全出發,平安回家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去相先:
謝謝收看~
FB: 屋邨妹看世界
IG: yaukeeyk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[讀後感]亦舒 - 植秀

 終於喺圖書館預約到。 忍唔住問老公:其實係咪真係仲係亦舒寫架?會唔會係代筆? 老公話:啲文筆你睇唔出架咩? // 故事骨幹由一個實驗帶出 - 三胞胎女孩寄養在不同家庭,到底係先天定係後天影響大? 作為女孩母親,讀來加倍感觸。師太文筆愈來愈淡,在故事推進方面卻更為引人入勝。正如她...